最近一段时间,最热门的话题无疑是冬奥会。
没想到一向爱出风头的印度却没什么动作。
为什么印度有14亿人口,却只有一名运动员参赛?
奥运会,印度始终处于边缘
尽管疫情依然严峻,但本届北京冬奥会仍有91个国家和地区参赛,场面相当壮观。
其中,共有18个国家仅派出一人单独作战。
大多数只有一名球员参加比赛的国家都有情有可原的情况。
比如尼瓜多尔、海地、东帝汶等国家人口较少,经济不发达,派人参赛并不容易。
再比如,东帝汶是亚洲最年轻的国家。 2002年才独立,总人口只有132万人。它的供给基本上依赖外国援助。
● 东帝汶冬奥代表团亮相
然而,拥有14亿人口的印度却只有一名运动员参加冬奥会。
● 印度冬奥代表团
事实上,印度在冬奥会上一直处于边缘。
早在1964年,印度运动员就参加了冬季奥运会。
此后近六十年的时间里,印度不仅没有获得过一枚奖牌,而且参加冬奥会的人数始终少得可怜。
2006年意大利都灵冬奥会,印度派出了最多的运动员,但只有四人参赛,其中一名是女运动员。
因此,印度只派了1人参加北京冬奥会,也算是正常的。
或许很多人认为印度大部分地区位于热带,在冬奥会上的表现很正常。
但事实上,印度在夏季奥运会上的表现也很一般。
纵观印度参加奥运会的历史,虽然参赛人数不断增加,但从最初的1枚到东京奥运会的120枚,奖牌数量却少得可怜,总共只有35枚。
●伦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
尤其是1984年之后,印度冰球队这个最强的运动项目却未能复苏,再也没有获得过奖牌。印度国奥队的战绩也变得更加惨烈。
从1984年开始,印度连续三届奥运会未能获得奖牌。直到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印度才获得网球铜牌。
2008年北京奥运会堪称印度的奥运年。在10米气步枪比赛中,印度射击选手阿比纳夫·宾德拉获得金牌。这也是印度参加奥运会以来历史上首次获得个人项目冠军。金牌。
2020年东京奥运会,印度代表团的奖牌数有所增加。不仅获得了1枚金牌,还获得了2枚银牌、4枚铜牌。奖牌数量创历史新高。
● 印度历届奥运会奖牌数
但这个结果对于印度来说实在是难以实现。
而且这些年来,虽然看上去印度获得的奖牌数越来越多,但实际上排名一直在下降。
1990年仍排名第19位,但2020年只能排名第48位。
很难相信像圣马力诺这样的小国在人均奥运奖牌数上能够轻松超越印度。实在是太尴尬了。 (详情请看《》,点击标题观看)
如果你没有钱,别想在印度做运动
印度奥运会奖牌很少,主要是因为普通人训练难度大,国家也不支持。
电影《爸爸》中,女主角的父亲打算给女儿买一个摔跤垫,于是向体育部门申请了经费。
虽然知道女主角有才华,能够取得荣誉,但官员们还是拒绝了女主角父亲的要求。
原因是:国家对体育的拨款太少,分配给女子摔跤队的钱就更少了。
●《爸爸》女主角在印度夺冠其实非常困难
虽然是一部电影,但却真实地反映了印度运动员的困境。没有钱,无论多么有才华,也很难得到国家培养。
GDP曾排名世界第五的印度,每年军费投入超过600亿美元,但体育总投入只有2亿美元,连其GDP的零头都不到。
2016年里约奥运会,印度代表团只获得了一枚银牌和一枚铜牌,这是一个巨大的打击,因此印度政府开始大力发展体育运动。
尽管印度将体育投资增加到3.8亿美元,但专门用于奥运体育的资金并不多。
印度联邦体育部数据显示,东京奥运会周期期间,印度政府向运动员发放了总计8.3亿卢比(约合1000万美元)的奖金,其中近30%专门用于培养运动员人才。奥运会。
也就是说,印度在培养奥运人才上实际上花费了300万美元,与其他国家相比只是九牛一毛。
日本备战东京奥运会时,作为东道主,为了进入奖牌榜前三名,计划投入总计30亿美元用于培养运动员,是印度的1000倍。
粉丝数量比孙杨微博还少的澳大利亚每年也向奥组委捐赠2.5亿美元,其中超过1亿美元用于顶级运动员。
据加拿大《国家邮报》统计,加拿大联邦政府每年投入2亿加元(约合1.5亿美元),其中包括普通运动员的补贴、争夺奥运奖牌的费用以及下一代的发展以及下一个奥运周期。成本。
具体来说,加拿大政府在一个奥运周期内的直接投资高达1.3亿加元(约合1亿美元)。
因此,如果没有国家的支持,运动员参加奥运会其实是非常困难的。
那些能够参加奥运会的印度运动员,如果没有富裕的家庭,将很难实现自己的梦想。
32岁的阿里夫·汗作为本届冬奥会唯一的印度运动员,实际上是第一次参加奥运会。
事实上,上届平昌奥运会他本来有机会参加,但因为没钱而不得不中途放弃。
阿里夫的父亲从小经营一家滑雪小店,他因此涉足滑雪,走上了职业道路。
● 印度高山滑雪运动员阿里夫·汗
2008年,18岁的阿里夫正式进入职业滑雪队接受专业训练。 14年间,他总共参加了127场国际赛事。
为了练习滑雪,阿里夫每年额外花费600万卢比(约合人民币50万元)到国外训练和比赛。
由于没有人资助他,阿里夫大部分时间都是自费滑雪。这笔钱给他的家庭带来了沉重的经济负担,生活十分困难。
2018年平昌奥运会之前,阿里夫启动了众筹计划,以筹集足够的资金参加冬奥会预选赛。
但在参加了四场比赛后,阿里夫没有钱继续参加第五场比赛,最终导致他未能晋级平昌冬奥会。
但阿里夫并没有放弃,成功带领一些印度企业和地方政府赞助他的训练、旅行和装备,让他顺利参加北京冬奥会。
毫无疑问,射手阿比纳夫·宾德拉是一位伟大的运动员。他是印度第一位个人奥运会金牌获得者,打破了印度40年没有在奥运会上获得金牌的魔咒。
不过,阿比纳夫的成功与他富裕的家庭有很大关系。由于印度当地的训练水平和装备无法满足基本训练要求,他从小就被送到德国接受专业射击训练。
为了方便练习,阿比纳夫的父母还为他建造了一个私人室内射击场,帮助他快速提高成绩。
● Abhinav Bindra 没有富裕的家庭就不可能赢得冠军
可以说,无论是阿里夫还是阿比纳夫,他们的经历都说明了一个事实:没有钱,在印度是没有办法当运动员的。
要知道,高尔夫、马术、橄榄球等高端运动的训练费用是天文数字,但一套合格的全身装备几乎要花费印度一个中等收入家庭一年的时间。
即使是足球、羽毛球、游泳等简单的入门运动,如果没有合适的训练场地,也很难提高。
然而,像样的训练场地和设备需要巨额费用来支撑。但在印度,基本运动场的数量却少得可怜。
板球传奇人物卡皮德夫曾感叹:“荷兰这样的小国有200多个草地体育场,而印度这个人口大国却只有15个。”
● 印度大部分足球场都是沙地
同时,装备精良的训练师、队医、营养师、教练等必要的训练人员也需要充足的财力支持。如果没有其中任何一个,玩家就无法取得成绩。
由于缺钱,印度很多优秀的体育人才都被耽搁了。自然,印度体育很难有大的发展。
在印度,像艾玲这样出身的人可能会成功,但是像全红婵这样出身的人永远不会出人头地。
印度体育落后不仅仅是因为钱
印度体育成绩不佳也是种族和宗教原因造成的。
众所周知,种姓观念在印度一直根深蒂固。
在印度观念中,高种姓的人天生就是要被宠着、养尊处优的,而低种姓的人则需要长期从事让人感到羞辱的体力劳动。
尽管种姓制度早在1947年就被废除了,但将体育活动留给下层穷人的理念从未改变。
跑、跳、游泳等体育活动虽然在上流社会眼中不算“低贱”,但也并不高贵。它们只是贵族们自娱自乐的游戏而已。
同时,印度人因为宗教信仰而禁欲,而运动员则消耗大量能量,需要经常吃肉。
因此,中上阶层受到种姓观念的束缚,自然远离体育运动。这种思想也影响了整个印度社会的体育氛围。 “低种姓”的运动员不敢在体育运动上做出更高水平的突破和突破。追求。
普拉提和瑜伽等静态运动已成为印度人中更受欢迎的运动形式。
● 国际瑜伽日,印度总理莫迪带领大家一起做瑜伽
《新印度快报》报道称,“在种姓制度下,更注重智力成就,而与体力有关的劳动和活动则被认为是由低种姓人才完成的。这种文化影响还体现在学校和家长对待体育的方式。”
当然,最主要的原因还是印度太穷了。
印度70%的人口生活在缺水、缺电、缺交通的农村地区。
对于印度来说,提高居民生活水平、普及扫盲教育是政府工作的重点。
没有国家的支持,老百姓即使有体育天赋,也得先养家糊口。
毕竟,与当运动员相比,填饱肚子是最现实的选择。
大多数体育项目在印度发展前景不大,印度培养出奥运冠军难度极大。
体育是社会发展和人类进步的重要标志,是综合国力和国家软实力的重要体现。
印度利用英联邦成员国身份,早在1900年就参加了第二届巴黎奥运会,成为第一个参加夏季奥运会的亚洲国家。
直到32年后,中国才第一次有机会参加奥运会。
从这个角度来看,印度起步早于中国。
然而90年过去了,印度还只有一名参加冬奥会的选手。中国不仅成功举办了冬奥会,而且在本届冬奥会上获得了7枚金牌,目前位居亚洲第一。
国运昌盛,体育才能繁荣。
看看邻国印度,我们更能理解这句话的含义。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5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