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大家都在关注东京奥运会。 2000年代出生的流星杨千、演绎金鸡独立的李发彬、中国跳水梦之队、中国国乒、中国女排等频频登上热搜……每天都有新的冠军消息。刷屏每个人的朋友圈。除了赛场上为国争光的奥运健儿受到关注外,不少场馆的建筑设计也令人惊叹。
建筑设计与奥运会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无论奥运会在哪个国家举办,全世界的目光都集中在承载着运动员和国家梦想的比赛场馆上。设计师们想尽办法在众多的设计方案中脱颖而出,于是每一座地标建筑都借助奥运精神落户主办城市。
接下来,就跟随我盘点历年各具特色的奥运场馆,看看哪座建筑让你为之疯狂!
1896 年首届:雅典泛雅典娜体育场
1896年4月6日下午3点,希腊国王乔治一世庄严宣布第一届现代奥运会开幕。这是奥运会在任何月份举行的最早时间。东道主选择这一天举行开幕式,是为了纪念希腊反抗土耳其统治起义75周年。乔治一世国王致辞后,伴随着优美庄严的古典管弦乐,观众齐唱《萨马拉斯颂》。这首像宗教圣歌一样的管弦乐曲热情地歌颂了奥林匹克运动,后来被选为奥运会歌曲。
雅典大理石体育场是第一届奥运会的主体育场。它是在雅典古体育场的废墟上重建的。应邀参加第一届奥运会的国家包括澳大利亚、保加利亚、奥地利、英国、德国、丹麦、匈牙利、美国、法国、智利、瑞典和瑞士。包括主办国在内,共有来自13个国家的311名运动员参赛。据记载,国际奥委会曾向清政府发出过邀请,但当时的清朝并不知道奥运会是什么,没有理睬。其他亚洲和非洲国家也未能接受参加邀请。
1900 年 2 月:法国赛马俱乐部赛马场
位于巴黎郊区布洛涅的前法国赛马俱乐部赛马场作为主体育场。巴黎奥运会于1900年5月至10月世博会期间举行。
由于法国主办方热衷于博览会,奥运会不仅时间长,而且场地分散,设备极其简陋。组委会借用了位于巴黎郊区布洛涅的前法国赛马俱乐部赛马场作为主赛场,观众仅有500人。座位。本届奥运会没有举行开幕式。
三等生 1904 年:乔治华盛顿大学,圣路易斯
体育场设有2万个座位,可同时容纳4万名观众,观看比赛十分方便。然而,看台没有屋顶,观众被迫在炎热的夏季忍受阳光的照射。
1908 年 4 日:伦敦白城体育场
该体育场在10个月内建成,政府没有花费一分钱。主要来自英法合办博览会的资金。它位于世博会场地旁边。
除煤碴跑道外,体育场还包括内周边的体育馆、长100米、宽15米的游泳池、田径场外666.66米的免费自行车道,集四大功能于一体。在一个拥有七万人的体育场馆里。这样的体育场是历届奥运会中唯一的一座,也是非常特别的一座。
1912 年 5 日:科罗廖夫体育场,斯德哥尔摩
科罗廖夫体育场只能容纳37000多名观众。它比圣路易斯和伦敦体育场小得多,但设施齐全、先进。跑道总长度为380.33米,接近当今标准跑道长度。这也是奥运会以来运动员首次在相对标准的跑道上比赛。场内实验性安装了电动定时器和终点摄影设备,时间精确到十分之一。一秒钟。
战争爆发后第六届奥运会被取消
1920 年 7 日:安特卫普贝肖特田园体育场
“Beerschot”建于1914年,由安特卫普建筑师蒙蒂尼(Montigney)建造,蒙蒂尼是1912年奥运会击剑(重剑)团体冠军队的成员之一,他的同事索曼(Somers)于1919年设计并重建了它,专门用作主体育场为了这届奥运会。这座可容纳3万名观众的体育场,使用了周长400米的跑道,这在奥运会历史上还是首次。此后,除了1924年奥运会使用过一次的500米跑道外,400米跑道从1928年开始一直使用。
1924 年 8 日:巴黎白鸽城体育场
白鸽城体育场是1924年巴黎第八届奥运会的主会场。白鸽城体育场由法国建筑师福杜·加里设计。该体育场是新功能主义建筑风格的杰作,融合了结构主义、国际风格等建筑流派的特点。
1928 年 9 日:阿姆斯特丹奥林匹克体育场
本届奥运会主体育场可容纳4万名观众,由37岁的建筑师扬·威尔斯设计。并在本届奥运会艺术比赛中荣获建筑类金牌。
荷兰政府在阿姆斯特丹主体育场旁边建造了一座高塔。奥运会期间,塔楼始终熊熊燃烧,与今天的圣火颇为相似。火种也是从希腊古代奥运会的发源地奥林匹亚出发,途经希腊和南斯拉夫。 、奥地利和德国,然后传到荷兰阿姆斯特丹。在奥林匹亚点燃圣火,然后通过中继将其传送到主办城市,成为奥运会的传统先例。然而,官方火炬仪式是国际奥委会在1936年奥运会期间设立的,并成为以后历届奥运会的固定传统仪式。
1932 年 10 日: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1932年7月30日下午2点30分,洛杉矶奥运会正式开幕,美国副总统理查德·考辛斯代表忙于政务的胡佛总统前来向胡佛总统表示祝贺。奥运会主席巴耶·拉图尔率部分国际奥委会官员出席。开幕式仿照古希腊的宗教仪式。十响礼炮响起,“奥林匹克圣火”点燃,两千只和平鸽飞上天空。洛杉矶奥运会开幕。
参赛国家有37个,其中中国和哥伦比亚为首次参赛。中国代表团由刘长春、沉思良、宋俊富、刘雪松、沉国权、拓平六人组成,但刘长春是唯一的运动员。刘原计划参加三个短跑项目,但由于旅途疲劳,他放弃了400米比赛。 100米和200米预赛,他分别排名第五和第六,惨遭淘汰。
1936 年十一月:柏林奥林匹克体育场
这座体育场与德国著名建筑师马赫家族有着密切的关系。奥托·马赫最初为 1916 年柏林奥运会建造了德国体育场,但奥运会因第一次世界大战而取消。
奥托·马赫的两个儿子在此基础上重新设计和扩建,并将其用作1936年柏林奥运会的主体育场。被誉为“德国的斗兽场”,一半建筑建在地下12米处,可容纳11万名观众。它也是德国少数在二战期间保存完好的建筑之一,现在经常举办重要的国际活动。
12日和13日因二战而取消
1948 年 14 日:伦敦温布利音乐厅
温布利体育场是1948年伦敦奥运会的主题场馆,建于1924年。由于当时正处于二战后的恢复期,需要整修,第14届奥运会没有修建新的体育场,而是建造了新的体育场。充分利用40年前的奥运会。体育设施。但由于原“白城”体育场跑道长536.45米,不满足比赛要求,因此将温布利体育场作为奥运会主体育场。
1952 年 XV: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
赫尔辛基奥林匹克体育场是功利主义建筑风格的杰作,大量使用木质材料。体育场一侧矗立着一座72.71米高的塔楼,向芬兰著名标枪运动员和他的成绩致敬。直到现在,每年仍有不少游客登上塔楼,欣赏赫尔辛基的美景。
1956 年 XVI:墨尔本奥林匹克体育场
墨尔本没有现代化的大型体育场馆。为了备战奥运会,墨尔本市斥资25万英镑扩建了一座原本用于板球和澳式足球的体育场作为主赛场。它还花费了125万英镑建造了游泳池、田径场、自行车赛场和曲棍球场的奥林匹克公园,以及耗资2万英镑建造的奥运村。其他项目的比赛将在现有场馆举行。
1960 年 XVII:罗马奥林匹克体育场
罗马奥运会体育建筑的突出风格之一就是能够将古罗马体育场馆与现代体育建筑融为一体。世界上没有其他城市可以做到这一点。古老与现代的建筑融为一体,形成强烈的对比。这座大型体育场可容纳10万名观众。它非常现代化,充分考虑了运动员和观众的需求和便利。它的功能设计齐全,充满人性化,建筑风格也非常新颖。
1964年18日: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
奥运会的主会场位于东京奥林匹克体育场。 1940年建成的主体育场经过扩建,成为日本最大的体育场,看台可容纳10万名观众。体育场中间有一个足球场,体育场外有一个田径场。体育场看台不对称,东看台高出一层。为方便运动员和观众,修建了许多通道和立交桥,方便他们前往比赛场馆或附近的其他场馆。
1968 年 19 日:墨西哥大学体育场
该体育场于2007年与整个大学城一起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墨西哥国立自治大学建在2400多年前西特尔火山喷发形成的熔岩上。它是世界上最大的高等教育机构之一。一系列建筑将现代建筑风格与墨西哥当地风格融为一体。从上面看,体育场就像一座正在喷发的火山。其建筑材料也采用火山岩制成,著名的墨西哥壁画艺术家还用马赛克浮雕装饰外墙。
1972 年 12 月 20 日: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
德国慕尼黑奥林匹克体育场以其帐篷式屋顶结构而闻名,完美诠释了“绿色奥运”的场馆设计理念。为了与周围的自然景观融为一体,体育场看台的2/3建在地表以下。天花板由网状钢索组成,内嵌亚克力塑料玻璃,采光性能良好。
1976 年 XXI:蒙特利尔奥林匹克体育中心
加拿大蒙特利尔的奥林匹克体育中心从远处看就像一艘出海航行的轮船,标志性的“桅杆”是一座175米高的斜塔,这也是世界上最高的倾斜人造建筑。塔下面是一个游泳池。按照最初的设计,塔顶应该悬挂一个覆盖整个椭圆形主体育场的天花板。然而这个想法并没有在奥运会举办时实现,直到多年后重建才完成。
1980 年第二十二届:莫斯科奥林匹克体育场
第22届奥运会的主会场由著名建筑师弗拉索夫、波利卡尔波夫和雷斯尼科夫设计,可容纳10万名观众——中央列宁体育场。
1984 年 23 日:洛杉矶纪念体育场
1984年奥运会在美国洛杉矶举行。开闭幕式和主场田径比赛的举办地是洛杉矶纪念体育场。该体育场也是1932年奥运会的主体育场。 1982年,Atlantic Ridgefield专业分部投资500万美元进行翻修。改造后的体育场可容纳92,604名观众,成为世界上最大的体育场之一。
1988年24日:首尔奥林匹克体育场
第24届奥运会的举办地被选定为首尔奥林匹克体育场。体育场占地面积413万平方米,东西轴线长45米,南北轴线长280米,周长830米,高3147米。体育场看台高47米,分上下两层,有屋顶,可容纳10万名观众。体育场有52个出入口,10万观众可在15分钟内全部进出体育场。
XXV 1992:蒙特惠奇球场,巴塞罗那
它最初是为1929年国际博览会而建的。改造后的新体育场保留了原有古朴典雅的外观,内部设施焕然一新,富丽堂皇,雄伟壮观。体育场主席台顶部是一个宽40米、长130米的大圆顶。它是世界上最大的主席台之一。主入口两侧有希腊雕塑的复制品——骑士。骑士身下的战马前蹄一跃,似乎就要冲向陡峭台前的广阔空间。
第二十六届 1996 年: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
亚特兰大奥林匹克体育场被选为第26届奥运会的主题场馆。这座宏伟的体育场有83,000个座位。除了开闭幕式外,最受关注的田径比赛也在这里举行。奥运会后,这里成为亚特兰大棒球队的大本营。
2000年27日:悉尼ANZ体育场
澳大利亚新西兰银行(ANZ)体育场是奥运会历史上最大的室外体育场,可容纳11万名观众。奥运会后进行整修,保留了8万多个座位。聚碳酸酯材料屋顶不是全封闭的,不仅可以保护观众席免受日晒雨淋,还可以最大限度地减少太阳在草坪上的阴影,为体育比赛的电视转播创造了最佳条件。
2004 年第二十八届:雅典综合体育场
奥林匹克体育场是2004年雅典奥运会的中心。西班牙建筑师圣地亚哥·卡拉特拉瓦受到雅典文化部创意的启发,在综合体育场的升级改造项目中加入了许多创新的想法,其中包括奥林匹克体育场屋顶结构的设计。 。到了晚上,外部灯光增添了浪漫的气息。
2008年29日:北京国家体育场
该体育场由著名建筑师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与中国建筑师合作完成,常被称为“鸟巢”。与其他体育场设计不同,建筑师没有对其外观进行任何额外的处理。网状结构直接暴露在外,看起来就像大自然中用树枝搭成的鸟巢。钢制“鸟巢”保护着一个可容纳10万人的碗形看台。本届奥运会的另一标志性建筑是国家游泳中心——“水立方”。
2012 年 30 日:伦敦水上运动中心
英国伦敦奥运会给人印象最深刻的不是主体育场“伦敦碗”,而是由著名建筑师扎哈·哈迪德设计的水上运动中心。长160米,宽90米,波浪状的流线型屋顶为整个建筑勾勒出优美的造型。起初,这座建筑被赋予了一对“翅膀”,大大增加了看台的面积。奥运会结束后,又“缩小规模”。
2016年31日: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公园
巴西里约热内卢奥林匹克公园建在巴拉达蒂茹卡区旁边的一个半岛上,这里建有34个体育场馆中的15个,还有奥运村和新闻媒体。奥运村占地300英亩(约121万平方米),用于举办15个奥运会项目和11个残奥会项目。 15个奥运场馆临水而建,为观众提供了更好的视野。
2021年第32届:东京奥运会主会场
日本东京奥运会的主会场由日本设计师隈研吾设计,被称为新国家竞技场。该场馆是在1964年东京奥运会主会场旧址上重建的。木钢结构的设计融入了日式建筑风格,也体现了设计师对木质材料的偏爱。
看完这么多奥运经典建筑,你最想为哪一座喝彩呢?快来留言分享吧!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联系本站,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www.bjkytsjk.com/html/tiyuwenda/19597.html